在家怎麼學得好?資深教師:營造「上學臨場感」,孩子不孤單就肯學,善用同儕影響力
https://futureparenting.cwgv.com.tw/family/content/index/21680
在家怎麼學得好?資深教師:營造「上學臨場感」,孩子不孤單就肯學,善用同儕影響力
- 文/ 黃啟菱(未來Family記者)
- 2021-06-18 (更新:2021-06-20)
- 瀏覽數479
有不少國外研究顯示,在新冠肺炎疫情盛行時,因為居家避疫、無法去學校的孩子,儘管能透過網路遠距上課,但學習成效還是有差,也容易出現學力滑落的現象。
至於台灣,在緊急啟動遠距學習模式之後,過了一個月的磨合,多數親師生都已走出混亂,逐漸適應新的學習型態,接下來的重點,就在於優化教學過程、提升學習成效,讓孩子學得會、學得好。
這是有具體方法可以依循的,《未來family》採訪多位擅長線上教學的資深教師,彙整出以下五大關鍵:
1、營造「上學感」,多安排同儕間的交流,也創造出「下課時間」
孩子到學校上學,除了學科知識的學習之外,人際交流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。台北市志清國小三年級導師王婷誼認為,只要盡力維持住孩子與同儕之間的互動,就能讓孩子有「上學的感覺」,當孩子想上學、愛上學時,比較有可能學得好。
為此,王婷誼請大家每天上課都要開鏡頭,還固定在早上8點30分舉行線上交流,讓全班同學碰碰面,並利用不同的小遊戲完成點名,比方說,她要大家在她數到三時要舉手,有時候是「飛鼠模式」、大家得快速舉手,有時則用「樹懶模式」、手舉愈慢愈好。
同學們玩開了,還有人用家中的扇子,在上面寫「選我、選我」做成手板,引發一陣模仿風潮;每天固定線上交流,不僅串起全班的向心力,也讓孩子們在家一樣能有規律作息。
「下課時間」也是孩子上學的一件大事,王婷誼會讓孩子在線上聊天、交換日記、彼此分享照片等等,她說,雖然孩子在家可能會有手足,父母也多會給予陪伴,但家人間的互動跟同儕的互動是不同的,孩子還是很需要跟同學聊聊天、看看別人在幹麼,大人不妨盡量創造這些機會,滿足孩子的同儕互動需求,孩子如果不孤單,就會更有動能。
2、排除技術問題,降低上線門檻,讓大人小孩都安心
停課不停學之後,最令親師生頭痛的就是網路軟硬體的技術問題,而最佳解方,就是「能簡單則簡單」、「化繁為簡」,降低上線門檻,自然有助於提高學習意願。
以台北市泉源實驗小學為例,原本就已將全校學生建立Google帳號,在停課之後,教學團隊中的每位老師,把線上課程預先設定在Google日曆內、並發出邀請,孩子只要點選Google日曆內的連結,就可以進入Google meet的會議中上課。
如此一來,孩子不用透過家長的轉達,就能取得不同教師的Google meet連結,減少許多流程,而且學生可以自主點選上課,不需要依靠大人。
王婷誼也自行設計了課表,不但讓每節課的時間與課程安排一目了然,課表中還有內建連結,學生只要按了連結即可進入上課畫面,為資訊能力尚未成熟的中年級孩子排除了技術問題,學習就能更專注、更有效率;對家長來說,不用時時守著小孩、擔心轉換平台的問題,也會比較安心。
經過了一個月的摸索,也明顯感覺得出孩子的資訊應用能力成長不少,王婷誼舉例,原本有些孩子打字很慢、連「@」的符號都不會打,如今打字已經順暢許多,而學習平台上的錄音、頭像設計等功能,孩子也漸漸摸熟了。
3、運用「在家中的生活化優勢」,讓知識活起來
新課綱的素養導向,強調學科知識在真實情境的應用,家裡面,是孩子最熟悉的生活場景,正是應用所學、讓知識「有感」的好時機。
比方說,三年級數學最近在教「容量」,王婷誼就讓學生在家中找各式各樣的瓶罐,看看容量各是多少,有人拿了牛奶、有了拿了酒精,在回報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瓶罐容量後,她還讓大家玩起了容量比大小的遊戲。
過往如果在學校教室學這個主題,得要老師特別準備道具、或請孩子專程帶來,如今,每個人都在家裡,身邊就有許多現成的瓶罐能當教具。
又例如,泉源實小的五、六年級,最近就上了苦瓜料理課,老師帶著學生先探討刀子的支點、再分享苦瓜的故事,最後複習葉子的互生、對生與輪生等各種形態,讓料理課融合了自然學理。
4、善用數位世界的豐沛資源與即時性,更有效預習跟複習
數位世界的特質就是充滿各種可能,台北市日新國小校長林裕勝說,在這段期間,日新的老師們除了透過多元平台進行線上教學之外,也引導學生多運用線上的「非同步學習資源」,包括各種教學影片、知識百科等等,希望能讓孩子趁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。
例如,林裕勝最近開了一堂課,用六年級數學中的雞兔同籠主題,引導學生如何設計解題程式,最後運用Scratch解決雞兔問題。
在正式上課之前,他先用台北市的酷課雲發出網路課程mail通知,告訴學生:請先完成練習作業並繳交,也順便複習一下數學老師已教過的雞兔同籠問題,若還有時間的話,可再完成挑戰題與變化題。用數位平台派課前預習給孩子十分方便,還能掌握預習狀況。
真正上課時,老師可以分享桌面、提供教材內容,學生也能分享桌面,將自己的作品呈現在大家面前,並做說明及講解;林裕勝強調,這種即時的回饋,不但能促進孩子的理解,當孩子看到同學都在認真時,也會跟著認真,有良性的刺激。
5、戴上「正向眼鏡」,看到孩子的亮點、正向解讀這段學習時光
停課不停學雖然是防疫期間的權宜之計,但也能用正向觀點來看待。不同的教學模式,有時還會讓孩子展現出不同的面向,如果大人願意,就有機會找到孩子的新亮點。
比方說,王婷誼就發現,有些平常在教室專注力不夠的學生,當在線上教學時,為了要舉手搶答,就會一直很專心;也有些學生,平常比較害羞、內向,當線上教學時,他隔著螢幕參與課程,他反而會很安心。
還有的孩子,平常聲音很小,發言時大家總聽不清楚,也導致孩子很挫敗,但線上課時,他可以輕易地用麥克風來放大聲音,當問題被解決了,學習的障礙自然也被排除了。
王婷誼回想,在政府第一次宣布停課時,還有些孩子認為「就撐幾天就好」,連課本都沒帶回家,於是她以「把握當下」為主題,邀請同學們一起來思考線上學習有什麼優點,想引導大家正面看待這段時光。
後來宣布停課再延長時,她又以「展望未來」為題,請大家做點未來規劃,有人說要拼圖、有人說要整理房間,也有人希望能練習摺紙、想摺了一系列《鬼滅之刃》主題的作品。
「在《鬼滅之刃》中,我妻善逸如果遇到困難,總是會說『完蛋了!』為何他總是害怕呢?因為他只會一個招式。」王婷誼常告訴孩子,我們不用很厲害才開始、但要開始才會很厲害,我們沒辦法改變大環境、但可以改變自己,這段時光的轉變與調適,本身就是最好的學習。
照片提供:志清國小、日新國小
-
1) 螢幕擷取畫面 2021-06-21 112309.png
-
2) 螢幕擷取畫面 2021-06-21 140349.png